跨境社会服务前瞻 座谈会

主持人: 黎永开先生(社专联联席副主席)

嘉宾:

  • 文孔义先生(社专联董事、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副总干事)
  • 林一星教授(社专联董事、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
  • 林景怡博士(社专联董事、香港专业进修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课程简介

社专联第三届周年成员大会邀请到黎永开先生、文孔义先生、林一星教授、林景怡博士等嘉宾分享关于跨境社会服务议题的见解与反思。

社专联董事、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副总干事文孔义先生表示香港与内地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历程源远流长,圣公会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参与广州及北京的社会服务与社工教育工作。

他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为两地社会服务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及机遇,但相关制度有待拆墙松绑。他亦分享了圣公会参与2022年「补充劳工计划」输入外劳作院舍护理员的详情及服务使用者的反馈,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外劳培训及建设外劳宿舍的建议。

社专联董事、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林一星教授提出「跨境安老」是全世界通用的做法,大湾区安老亦能为香港长者提供多一个选择,将香港安老服务的软件及内地的硬件相结合,有助于提供高质素的安老服务。

他提出短中长期建议,包括解决就医用药问题、加强大湾区养老的宣传、给予有意选择去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的长者作出决定的缓冲期、对跨境营办养老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给予支持等。

社专联董事、香港专业进修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林景怡博士提出近半年香港社会氛围出现较大转变,社福界同工及学生亦积极学习新精神。她指出近年社会服务人才需求增长迅速,提出可尝试提供与传统训练模式不同的速成班,亦培养符合需要的照顾员等社会服务从业员。

她曾带领的「疫情下社工学生的正向经验圆桌对谈」活动促进港澳与内地不同省市社工学生的交流及相互了解,青年学生在互动中融合,感受源于经历,共同的经历与体验令青年社工走到一起。